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军地双方要密切协作,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共同续写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时代新篇。”
三门峡是一座传承红色基因、书写红色经典的光荣城市。今年4月,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召开,三门峡第七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并在此前八次蝉联河南省双拥模范城,拥军崇军成为这座城市的鲜明底色。
高位推动 倾力为军办实事解难题
“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还是安排在师资好、离家最近的外国语小学。”2021年9月,刚转业到三门峡市的火箭军某部原副营职参谋邓国利,迫不及待地把这一喜讯分享给战友。
三门峡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常态化解决军人“三后”问题、双拥创建等工作多次作出批示,协调督促拥军优抚政策落实。全市先后出台《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十二条”优待举措》等一系列拥军政策,持续增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的尊崇感、获得感、幸福感。
2020年以来,全市先后为473名军人子女解决入学入托问题,为23名随调军人家属进行对口安置,协调推进51名随军家属(无工作)通过参加招聘考试聘用到全供事业单位,累计为随军家属发放未就业生活补助593人次、共计540多万元。
展开剩余71%三门峡市建立军队和地方“互提需求、互办实事”的“双清单”工作机制,全市普遍成立拥军支前工作领导小组,系统收集驻峡部队急难愁盼问题并迅速解决。
2022年年初,某部驻地通信基站信号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质改造建设列入军方提报需求事项。市、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召开“双清单”推进会,多部门联合办公,及时整改到位。
近两年,全市财政克服重重困难,千方百计保障驻峡部队营区搬迁、战备设施建设、民兵训练基地建设;市本级支持双拥创建、拥军优抚、退役安置等各类资金累计3363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和无工作随军家属生活补助标准位居全省前列;2021年以来,军方提报的14件清单事项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拥军优属 厚植崇军精神沃土
“真没想到,退役军人还能享受这样的优待……”2024年12月,退役军人李强在当地医院看病,结算时发现部分项目费用已减免,让他兴奋不已。
只有汇聚社会资源,构建起全民参与的社会化拥军格局,才能让拥军“朋友圈”越扩越大。为此,三门峡市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支持、全民参与”的双拥路径,打造社会化拥军新模式。
作为2022年全省三个试点市之一,三门峡退役军人优待证制发工作得到众多拥军企业大力支持。三门峡军分区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行业协会等多家单位发出社会化拥军倡议,一大批爱心企业、门店和社会组织积极响应,主动申请加入拥军行列。截至目前,全市325家资质深、口碑好、服务强的门店(企业)加入社会化拥军行列。
义马市拥军模范彭红霞十年如一日关心帮助抗战老兵;爱心大姐张巧娥团队连续4年赴天安门慰问国旗班官兵;少年军校张彦团队10年间培训“兵教官”40余人;渑池县组建“老兵工作室”,聘请来自不同领域的老兵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帮扶困难老兵解决实际困难78人……“请党放心、拥军有我”成为最响亮的誓言。
同时,三门峡市常态化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立功送喜报、爱心献功臣;每年清明节和“9·30”烈士纪念日,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活动;大力开展双拥典型选树宣传活动,全市涌现出“中国好人”马怀智、全国消防忠诚卫士焦雷、全国劳模李前进等一大批典型。
军地同心 绽放双拥幸福之花
三门峡军分区和驻峡部队官兵“视驻地如故乡,视人民如父母”,深入开展“为第二故乡添彩”军地双拥共建活动,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应对急难险重、防疫防汛等方面挺身而出,彰显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本色。
多年来,三门峡军分区陆续开展支部联建、助学兴教、乡风培树等工作。军地联合帮助南梁村发展绿色蔬菜产业,村里蔬菜大棚由原来的6座增加到12座,并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帮助拓展销路,帮助村民摘掉贫困帽,走上致富路。
2021年夏季,河南多地遭遇严重城市内涝和山洪。驻峡部队、武警火速驰援郑州、新乡。28个双拥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投身抢险救援,救援安置受灾群众上万人。
双拥花开,一路芳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三门峡这座全国双拥模范城,将以真情和担当,持续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
(三门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稿)
天臣配资-免费配资系统-配资操盘开户-五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