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集采与成本压力并存、中成药扛大旗!达仁堂193%净利增长能否持续?)
达仁堂归母净利润虽然同比大增193.1%,但该增长主要得益于非经常性资产处置收益的贡献,而非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实质性增强,趋势或难以持续。若剔除该因素影响,达仁堂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5.96亿元,同比下降5.93%,主营业务依旧承压。
8月14日晚间,达仁堂(600329.SH)披露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下降33.1%;归母净利润达19.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3.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88亿元,同比下降12.2%。资本市场反应较为积极,自7月初以来,达仁堂股价持续攀升,截至8月14日收盘,报44.75元/股,累计涨幅逾37%。
图片来源于:达仁堂2025年半年报
工业板块止跌回升,清咽滴丸质疑声隐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达仁堂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出现大幅下滑,但这一变化主要源于公司战略性的业务结构调整。具体而言,2024年末,达仁堂将其全资子公司天津中新医药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以增资方式并入津药太平医药有限公司,导致医药商业板块从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中剥离,2025年不再确认相关收入。剔除该因素影响后,达仁堂医药工业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45亿元,同比微增0.87%,较2024年医药工业板块同比下滑8.91%的表现已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达仁堂归母净利润虽然同比大增193.1%,但该增长主要得益于非经常性资产处置收益的贡献,而非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实质性增强,趋势或难以持续。若剔除该因素影响,达仁堂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5.96亿元,同比下降5.93%,主营业务依旧承压。具体而言,报告期内,达仁堂通过出售所持联营公司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12%的股权予赫力昂(中国)有限公司及Haleon SARL(CHE-102.429.188),实现处置收益15.4亿元,税后净利润达13.08亿元。
但达仁堂在半年报中也同时提到,自2024年年末至本报告期内公司两次出售了持有联营公司天津史克25%的股权,本期不再确认其联营公司投资收益,而同期包含天津史克联营公司投资收益1.06亿元。在扣除该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影响后,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12.86%。
从营收结构层面分析,医药商业板块的剥离对达仁堂西药业务产生了显著冲击。2025年上半年,公司西药主营业务收入仅为4683万元,同比大幅下滑92.49%;尽管第一梯队的中成药业务所受影响相对有限,但营收仍同比下降20.8%。这也就意味着,达仁堂未来业绩的可持续性将愈发依赖于中成药业务的盈利表现与创新发展动能。
图片来源于:达仁堂2025年半年报
聚焦具体产品表现,2025年上半年,作为国家重点品种的速效救心丸实现销售额(含税)11.28亿元,同比增长5.45%;护嗓产品清咽滴丸销售额(含税)达2.89亿元,同比增长52.28%,二者共同构成了中成药业务的核心增长驱动力。但达仁堂在半年报中未披露其余产品的销售额数据,结合其总体营收同比下降的趋势,可推测其余产品市场表现或难言乐观。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反馈层面也显现隐忧。在京东、淘宝等主流电商平台,达仁堂官方旗舰店的用户评论中,不乏针对清咽滴丸价格偏高、治疗效果欠佳的反馈。同时,全国12315平台数据显示,近一年内针对达仁堂的投诉达95条,其中涉及质量、安全等问题并要求退赔费用的案例不在少数。若此类问题持续发酵,恐将对达仁堂品牌形象与消费者信任度造成损害。
图片来源于:京东、淘宝、全国12315平台
毛利率跃升,研发占比营收较低
盈利能力方面,达仁堂的销售毛利率自2020年末起呈现持续攀升态势,至2024年末已累计提升9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随着毛利率均值仅6%的医药商业板块完成剥离,公司销售毛利率实现近翻倍增长,跃升至74.67%。
但值得注意的是,集采政策的影响仍然不容忽视,2025年5月,第三批全国中成药联盟集中采购全面落地实施。以企业原始最低挂网价为基准测算,三批中成药集采的平均降幅达68%,这一政策导向可能对达仁堂核心品种造成冲击,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等非独家品种,或将面临价格下行压力。
与此同时,中医药行业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亦需警惕。受供应端因素影响,中药材价格自2020年起进入上行周期。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总指数显示,该指数从2020年1月的1246点攀升至2024年6月的2250点高位,尽管此后回调至2025年年中的1761点,但过去12个月的回落幅度仍未改变其显著高于2021年以前水平的现状。未来几年中药材整体行情有在高位持续震荡的可能,保障中药材的稳定供应和成本可控也是近年来行业面临的经营难点。
此外,2025年上半年,达仁堂的研发费用为6155万元,同比增长31.94%,主要由于研发活动物料消耗增加了约1211万元。然而,整体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仅为2.3%,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达仁堂2025年新增专利仅为4件,虽与2024年持平,但相较于2023年的22件,下滑幅度明显。
图片来源于:天眼查
在当前集采政策持续压价、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行业背景下,中药企业若仅依赖既有产品或资本运作手段,恐难以有效应对市场变革。达仁堂若想真正突破增长瓶颈,仍需回归产品本质。在经典名方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科研提升疗效,以创新赢得市场,老字号的价值,似乎终究要靠品质与创新来延续。
作者 | 王昊宇
编辑 | 吴雪
1
2
3
NEWS
NEWS TODAY
天臣配资-免费配资系统-配资操盘开户-五倍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